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

台灣科學教育館b1展示企劃-服務建議書(節錄)

一、空間規劃理念
空間規劃是以多元、彈性、開放為基本原則,設施則依人體工學為設計準則,整體適合國人之身材、習慣作為、位置、範圍等為前題。但是虛擬實境主題館包括劇場及情境創造的公共服務空間,為了因應虛擬的情境創造,以及影像的應用,設計的概念必須為掩蔽,與多媒體教學系統設計的概念為透明不同,但都將安全列為最高規劃準則。由於兩區域的屬性不同,分別敘述如下。

1. 虛擬實境展區—4D主題劇場、魔幻玩具箱、探索玩具箱
以專業、品質、人性化為設計目標,秉持著科技與學術的結合、空間整體細膩的規劃,以『玩具箱』為主題,延伸創意發想出各別獨立的展示空間。每個獨立的展示空間均有獨特的設計理念,除傳遞地球上風、林、水、火的奧妙,並營造出渾然天成的情境風貌,帶給參觀者耳目一新的新鮮感受。因此,團隊規劃出一個以兒童科學探索為主題,以虛擬實境為表達方式的『兒童玩具箱』。
《兒童玩具箱》是一個針對兒童而設計,以地球自然環境及生態為設定題材的虛擬主題館。遊客遨遊其中,一下子猶如置身在冰冷的深海裡探索未知的海底世界,一下子又彷彿身處在炎熱的火山地區發掘大地變動的原因,不但將地球自然景觀之美一覽無遺、盡收眼底;除此之外,更能透過現場的互動式虛擬平台,讓遊客在觀賞美景的同時,對相關的形成原因做一番知識性的引導介紹。
全館大量運用了當今最新娛樂科技,例如:4D座椅、環幕視景、電腦虛擬實境技術,以及逼真的環境特效,使觀眾除了能從影片中獲得地球的相關資訊,更可以體驗視覺、感官的最高享受,達到身歷其境、寓教於樂的功能。
主題館佔地約300坪,同時可容納150人,參觀周期大約是30分鐘,每小時遊客流量大約是300人。適合小學、幼稚園的孩子參觀,更歡迎親子共同觀賞,並由實際操作中瞭解科學的奧妙。


2. 兒童探索與多媒體互動教學展區—學習玩具箱
以管理方便、操作容易、人員安全、堅固耐用、沒有污染、造型活潑、體材生活化等著眼。採開放空間、透明隔間設計,上層採透明隔間,下層為安全堅固的防火隔間。各教學區均設置櫥櫃,分類儲存及展示所有附屬儀器、教材、教具等。光源則儘量採用自然光,可另外搭配燈光設計,營造光線變化的活潑景觀。

考量桌椅等必要的附屬設施,其高度與深度是否適宜,均會影響作業功能與效果,因此考量依國人身材尺寸之人體工學做為空間及動線設計之準則;操作空間並考量預留未來可增加親子共同操作的裕度。


二、空間分析
1、4D主題劇場
地球探索主題館包括六個展區,其中整個展館涵蓋「水世界」、「大地傳說」、「大地震」、「地球樂園」等四個主題,分別設有個人互動虛擬展示區及公共服務區,可同時容納20人以上參與知識性互動教學遊戲。另外,我們在「探索號」這個展區設置「虛擬實境劇場」,提供宇宙與地球的形成、地底生物、古生物─消失的恐龍、海底世界…等四部展示影片播放。同時我們貼心的為遊客設計「情報預示站」,這個展區將為遊客提供關於4部展示影片的相關內容介紹,以及知識性的虛擬實境原理應用說明。整個空間以情境式的場景作為設計,配合教育性與娛樂性的內容,充份達到寓教於樂的功能。

1.1、導覽說明:
1.1.1、《水世界》
遊客進入《地球探索主題館》內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《水世界》裡深邃的海底奇觀,目光所及之處都被蔚藍的海水包圍環繞著。美麗的珊瑚、海葵隨波搖曳,平常難得一見的海底生物在遊客的身旁悠游漫舞。在這裡,遊客可以化身為大冒險家,駕駛小潛艇在海底漫遊;追逐大海裡豐富、多樣的生物,探索未知的海底資源。在藉由資訊解說達成教育功能的同時,更能欣賞這多采多姿、生生不息的景觀,所構成富麗多彩,宛如龍宮的海底世界。
1.1.2、《大地傳說》
才剛從冰冷的海底上岸,隨即被《大地傳說》中,火山爆發的場景給震懾住了;轟隆隆的爆炸聲,伴隨著火山口噴出直衝雲霄的滾滾濃煙和燃燒的岩漿,中間還挾著石塊和灰塵,落如雨下的熾熱火山灰和浮石,彷彿要將人吞沒似的迎面而來…。這時可愛的「蛋頭博士」會出現穩定大家驚魂未甫的心情,同時以活潑幽默的語氣,藉由和遊客互動的過程中,解決大家心中對火山以及板塊運動的疑惑。
1.1.3、《導覽系統》
離開《大地傳說》,遊客在《導覽系統》裡可稍稍紓解一下,以最輕鬆的心情觀賞影片的預告、以及劇場裡的一些注意事項、遊戲的操作方法與規則。在等待的過程中,觀眾除了知道目前放映影片的故事介紹,以及即將上檔的新片預告之外;還可以藉機了解4D劇院的應用原理,以及虛擬實境技術的應用層面。


2.1、兒童探索--科學概念啟蒙區(12歲以下)
本教學區服務對象為12歲以下小學學童及學齡前兒童,學習設施之安全性考量,已包含於裝備及裝潢中。空間規劃亦是以安全為重,個別教學教室都有兩扇門,可分別通往『教師辦公及休息區』與『行政管理區』,不僅動線流暢,教師及工作人員操作及活動均方便;特別在特殊狀況發生時,兩區教師及工作人員均可做迅速及機動的支援。意外狀況發生時,亦可受到教師及工作人員的保護,或協助下疏散。
隔間均以下層堅固遮蔽,上層透明開放為原則,工作人員可協助授課教師,觀察或監看兒童上課狀況,預防危險動作及降低可能發生傷害的機會。
室內地坪用材,主要考慮為軟質,耐濕,耐酸鹼,表面耐磨,不生粉塵,具止滑性,且易清潔,保持乾淨為原則。其他材料則以,防火,防水、防潮、…等為考慮。
室內照明,光線均一,室內色調採用色調淡色,增加空間感。活動空間及設施須適合兒童之身材與作為習慣,為設計準則。
考量年齡層低的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,教學區需有較大空間,供兒童做適當的舒展活動。室內區分為幼稚園兒童及小學教學教室兩部分,兩教室間採開放式,不做固定隔間,增加流通、順暢、透明、自由、沒有壓迫感的感覺。另外採取角落教學的開放式教育概念,在家長休息區旁邊設置親子活動區,可供親子共遊或特殊行為兒童活動,不干擾正常教學及其他兒童的學習。
2.1.1、幼稚園兒童通識教學教室
本教學教室內,每個學習工作站規劃可容納2至4個兒童同時操作使用,配屬裝備包括特殊設計的木桌及板凳,及可吊掛輔助教具的操作墊。為了讓兒童們能在學前就開始學習和接觸電腦科技,還包括一台電腦及特殊的鍵盤、滑鼠和觸控面板。讓兒童能獲得視覺記憶、小組互動和邏輯、符號的使用、改進學習技術、策略、談吐經驗、手腦互動的能力。
2.1.2、小學兒童通識教學教室
本教學教室內,每個學習工作站規劃可容納2至4個小學生同時操作使用,配屬裝備包括特殊設計的木桌及板凳,及可吊掛輔助教具的操作墊。為了讓兒童們能在小學時,就開始學習和接觸電腦科技,因此還包括一台電腦及特殊的鍵盤、滑鼠和觸控面板。讓兒童能在3D的互動工作環境中,增加創造力和主動學習的動力。獲得讀、寫、聽和表達、手眼協調性、視覺的記憶的能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